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防溺水安全指南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4/08 15:06:08各位同学:
随着夏日临近,气温回升,游泳人数不断增加,溺水事故又进入了多发期。为保证同学们的人身安全,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学院保卫处为您整理了一些防溺水小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保证自身安全。
一、牢记防溺水“六不准”
1.严禁私自下水游泳。
2.避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确保在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游泳。
4.避免在不熟悉的水域进行游泳活动。
5.远离无安全设施和救护人员的水域。
6.不会游泳的学生切勿擅自下水施救。
二、哪些区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地带
溺水事故多发的地点主要包括: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流以及海边等水域。每年夏季,因游泳而导致的溺水身亡事故屡见不鲜。这些事故的受害者,既包括不会游泳的人,也有一些擅长游泳、水性上佳的人。
三、溺水如何自救
1.溺水后要保持镇定,尽量将头后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后进行呼吸呼救。
2.不可以把手上举胡乱打水,以免身体下沉;双手划动,观察施救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3.当施救者游到自己身边时,应配合施救者,仰卧水面,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
4.溺水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重要的。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
四、溺水误区
误区一: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往往是无声的。
误区二: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就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其实从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数溺水者都会游泳,但他们往往低估了隐藏在水下的危险,特别是在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这些地方游泳,水草、碎石等可能会困住双脚,进而发生意外。并且游泳者的身体状况,如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空腹等也会让其无法正常游泳,从而导致溺水。我们应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进行锻炼;在游泳前也要检查自身的身体状况,不要在空腹、疲惫等身体状况不适时游泳,同时要做好泳前热身。
误区三:手拉手就能救上来溺水者
我们不时会在新闻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却导致多人溺水的悲剧。我们都能理解,看到同伴突然溺水,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这一拉往往是徒劳的,甚至还可能让自己溺水。救人的方式有千万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导致多人落水。当遇到有人落水的紧急情况,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贸然实施救援,应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专业的救援人员的帮助。
生命无小事,游泳莫大意;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