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乐棋牌大厅

遇乐棋牌大厅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办事大厅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部动态 >> 正文

内江市传统工艺工作站赴隆昌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4/10 09:35:18

川南初春,非遗潮涌。4月8日,内江市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文化艺术与旅游学院院长郭强,副院长陈雪一行6人带领艺术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112名学生,先后到隆窑博物馆、渔箭社区调研当地非遗文化。隆昌市文化馆原党支书记肖泽辉、馆长陈刚进行了热情地接待,肖书记全程陪同并进行了专业解说。

探秘千年窑火:土陶技艺激活设计灵感

考察首站为被誉为中国“土陶之乡”石燕镇净土村的隆窑遗产博物馆,隆窑遗产博物馆共分为3层,包括图书馆陶瓷分馆、土陶藏品展览厅、非遗土陶制造体验区、大师工作室等功能区。在这里,一件件精美的土陶制品映入眼帘,大到陶罐、陶缸,小到碗、碟、杯子,土陶瓷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在这里,可以看到融合了现代艺术元素的抽象陶瓷雕塑以及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实用陶瓷制品。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陶瓷艺术的边界,展现出无限的创意与可能性,让人们感受到陶瓷艺术在当代社会的蓬勃发展。

夏布织造:千缕苎麻编织经纬春秋;藤编技艺:指尖翻飞续写山林智慧

在国家级传统村落渔箭射区,始建于清代的建筑让师生们流连驻足。在隆昌供销合作社展览馆,肖书记向师生们讲解了夏布制作“撕麻成丝—绩纱成线—米浆上线—手工编制”的全流程,他强调:“隆昌夏布‘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关键在于用清水浸泡苎麻,使纤维柔韧如丝。”指尖翻飞,其貌不扬的青藤聚拢为造型各异的家具物件;经纬交织,古老技艺传承着灵动千年的非遗之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隆昌藤编技艺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除传统的椅、几、桌等大宗物品外,展厅里还展示了创新编制的筐、篮、盒、箱等家具,这些藤编产品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跨界实践体验:非遗基因注入育人体系

在渔箭中心小学豆腐非遗体验工坊,校长罗飞仔细讲解了学校“豆腐”文化的历史渊源建立工坊目的初衷、具体实施做法和取得的成绩。随后在豆腐坊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出货真价实的豆腐,品尝了原汁原味的豆浆,将学校文化墙上的诗词《石磨赋》和宣传画的理论认识转化成了切身的实践体验,真正体会到了学校“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育人理念。

据悉,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在内江市文旅局的指导下,与隆昌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共同建立内江市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将着重在"传承非遗文化""创作非遗文创产品"打造非遗IP品牌"等六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这种"本地化"人才培养模式,既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也为专业发展开辟了特色化发展路径,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双向赋能。(文/图 文化艺术与旅游学院)


   电话:0832-2262348(院办)2265927(招生)2101395(成教)更多>>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汉安大道东四段199号   川公网安备 51101102000074号
   蜀ICP备05006284号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Copyright?2016-2023版权所有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