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技术,我们的艺术---生物系2014级毕业设计产品展示令人耳目一新
来源:生物技术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8 11:20:40“沿袭纯论文答辩的形式毕业,只会导致更多抄袭,我们绝不能再因循守旧,所以先从我系的食品专业开始改革。当代毕业生不能只重视论文写作,关键还得看操作技术,重点是他们的实践性产品。”这是生物技术系主任肖雍琴教授在职工大会上着重强调的毕业生作品改革转型理念。
“我们有技术、有设备、有师资、有思路,完全可以作一次全新尝试,摒弃原来纯粹的论文写作,适当地‘压一压’这些娃娃们,看看他们究竟有多优秀,能不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在一次教研会上食品专业教研室主任刘丹老师向全教研室提出了尝试毕业设计立体化展示的建议。
就这样,食品专业的师生们,说干就干,边干边想。
经过三次教研会议讨论,最终定下了毕业设计指导方案。过程中,教研室广泛征求同学们的建议,并充分听取同学们各种技术上的“大胆创新”,艺术上的“巧妙构思”;此外,此次毕业设计按照果蔬制品、畜产品、粮油产品、发酵制品四大类加工产品,分17个小组,35个特色产品,进行现场评审考核。
在9位专业老师的精心、耐心指导下,同学们历经了近两个月的认真研发。在反复尝试和筛选淘汰后,最终展出了17个“拿手绝活”——11月22日下午,学院四实训楼营养与配餐实训室开展了2014级毕业生17个毕业产品的现场评选,大家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真诚接受评审老师的点评。
此次产品评审委员会包括了学院督导组组长樊勇,督导组副组长梁晴,教务处副处长周常春,系党总支书记尹显锋,系主任肖雍琴,食品专业教研室主任刘丹,全体专业老师、学生代表和部分美食爱好者共计21人。这支21人组成的评审小组,以产品的色泽、香味、形态、口感、创意为感官指标,对毕业生们的特色产品进行了现场评判。
“经过10多次优化配方后,我们组制作的葡萄干玛芬蛋糕呈金黄色,外形完整不变形,结构细密,口感疏松绵软。”第一组答辩的王平同学托着产品,以精美的ppt向大家推介了葡萄干玛芬蛋糕的工艺流程和创意过程。
“我们想尝试将自己调试的复合香料应用到麻辣牛肉干中,经过多次调试配方后,最后的牛肉干成品油亮有光泽,口齿留香,形状坚挺,均匀一致,质地柔和,大家都比较满意,但唯一不足的是香气浓郁了点。”麻辣牛肉干制作组的罗明浩同学神情振奋又略带遗憾地向评委介绍。
“根据《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的技术指标,我们研发了‘盆栽酸奶’、‘水果酸奶’、‘玉米酸奶’等各种花式酸奶。对照国家标准,我们的酸奶表面光滑、细腻,无明显的凝块和空洞;色泽均匀一致,呈现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具有纯酸奶特有的滋味和气味。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品种有少量乳清溢出。”酸奶制作组的肖婷同学汇报道。
美味酸辣的鱼脯、飘香四溢的黑芝麻面包、形态各异的巧克力曲奇、香甜可口的鲜果橙汁、沁人心脾的茉莉奶茶……10多项特色产品一一呈上,评委们应接不暇、啧啧称赞,在一旁观摩的同学则羡慕不已、垂涎三尺。
一番品评后,系党总支书记尹显锋作为专业教师代表,做点评发言。尹显锋首先对同学们在产品前期调查、设计、尝试、生产等各个环节所展现出的认真态度、严谨作风、工匠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同学们继续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将产品的生产技术与美学艺术深度结合,使产品既有技术含量也有艺术内涵;二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国家标准结合,使产品不仅满足国标的感官、理化和卫生学指标,也保留传统的精湛技艺,从而传承和发扬美食文化精髓;三是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相结合,着眼长远,尽可能将现在产品的研发方向作为以后实习就业的发展方向。
教务处副处长周常春代表教务处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食品专业的毕业设计改革如此成功,令人惊喜又惊艳。同学们设计的产品富有极高的专业性、趣味性、创新性。通过同学们的大胆尝试,将实验室变成了工厂,将实训过程变成了生产过程,将作业转化成了产品,有效融合了技术元素与艺术元素,让人耳目一新,这种实践经历对师生都极为难得。(文/2014级食品一班 图/学生记者站任海萍)